在鎮(zhèn)江的老城區(qū),大西路宛如一條歷史的紐帶,串聯(lián)起了一片片有故事的巷弄。這里的每一條巷子,都像是斑斕畫卷中的獨特筆觸,各自擁有著不可復(fù)制的特色與精彩。板壁巷,便是這眾多巷弄中的一條,它不僅蘊藏著溫暖的慈善故事,還彌漫著濃濃的煙火氣息,兩者交織在一起,共同構(gòu)筑了小巷獨有的魅力。
板壁巷,東至三元巷,西至賈家巷,全長約140米。這條小巷之所以得名“板壁巷”,是因為它曾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盲道。金山街道銀山門社區(qū)黨委書記蔣菊花介紹,很久之前,巷內(nèi)有戶閔姓人家,年輕時在無錫等地經(jīng)商,晚年回到故鄉(xiāng)鎮(zhèn)江行善。由于他的母親是盲人,閔家便在此設(shè)立了“盲人收容所”。為了方便盲人行動,閔家將巷子的所有拐角用木板包了起來,盲人只要敲打木板,就能找到收容所。這一善舉不僅為盲人提供了便利,也讓小巷因此得名“板壁巷”。
隨著時間的流逝,那些鋪在墻壁上的木板早已不復(fù)存在,但那些圓角拐角、老舊的木門依然訴說著昔日的善舉與溫情。如今,小巷里依然在訴說著當時的場景,巷道里專門設(shè)立了說明牌,成為板壁巷獨特之處的一個重要見證,也讓人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小巷的歷史和文化。
除了慈善故事,板壁巷還彌漫著濃濃的煙火氣息。記者路過板壁巷25號伍氏民居時,看到大片的蔦蘿松“爬”在青磚上別有一番風(fēng)味?!斑@個花有細細的花筒,花冠外檐,是一個標準的五角形,我們都叫它五角星花、紅五星花。”住在民居里的夏奶奶告訴記者,這是她無意種下的花,一年年生長下來范圍越來越大,等到花開時節(jié),紅色的花朵點綴在墻上可好看了,“好多路過的人都喜歡來這兒拍照片!”
在板壁巷,不僅能感受到溫暖人心的力量,還能體驗到那撲面而來的、充滿生機的煙火日常。前不久,銀山門社區(qū)第八屆“小巷歌王賽”火熱開唱。上至古稀老人,下至垂髫小兒,還有往屆的“小巷歌王”,都通過一首首耳熟能詳?shù)母枨?,用自己的歌聲唱出幸福美好的生活?!拔覅①惖臅r候唱了一首鄧麗君的《你怎么說》,大家都很喜歡這首老歌,現(xiàn)場很多人跟著一起唱呢。”今年79歲,家住板壁巷2號樓的劉偉鳴老人是第五屆“小巷歌王”,她是小巷里有名的文化活躍分子,不僅自己熱愛唱歌、唱戲,還在巷子里組建了一個平均年齡60歲的戲曲團,為社區(qū)居民帶來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。
板壁巷見證了歲月的變遷,承載了無數(shù)人的故事。盡管時光流轉(zhuǎn)、巷壁斑駁,但那份歷史的厚重與人情的溫暖始終如一。在這里,人們能夠感受到慈善的力量、生活的氣息和文化的魅力。本報記者習(xí)斌卞婷婷